美國大選素來有「十月驚奇」(October surprise)一說,指在臨近11月初大選投票日之際,發生的可能左右大選結果的重大新聞事件。雖然美國大選投票日距今仍有三個多月的時間,但今年除了兩黨總統參選人電視辯論史上最早(6月底,過往的首場辯論一般為9月底、10月初)外,「驚奇」也來得出奇地早。就在7月中的約一個星期內,美國先後經歷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遇刺(7月13日)及民主黨的總統拜登放棄競逐連任(7月21日)兩件大事。究竟這兩場「七月驚奇」將對大選選情產生怎樣的影響?
先說較早發生的特朗普遇刺。特朗普在遭槍擊後僅受輕傷,或許是「大難不死,必有後福」,他隨即憑着遇刺一刻被拍下的一組戲劇性新聞照片而「聲勢大振」,甚至被支持者追捧為「天選之人」。有網上評論更將之與列根1981年遇刺相提並論,並預言特朗普將如列根在1984年大選那樣取得壓倒性勝利;當年列根以525張選舉人票的絕對優勢,輕取只在兩州得13票的民主黨對手蒙代爾成功連任,從競選版圖上實現了「全國山河一片紅」(紅是共和黨的代表色)。
毫無疑問,特朗普在遇刺受輕傷之後的風頭一時無兩,其新聞照片及相關改圖更是傳遍社交網絡。然而,憑此斷定特朗普已穩操勝券則無疑太過武斷,而且遇刺一事對其選情的幫助也許不如一些人想像中大。遇刺事件對特朗普最大的幫助,是助他強化了其一心想塑造的「強人形象」;那張在中槍後高舉拳頭的照片,無疑有「一圖勝千言」的功效。然而,這輪「公關攻勢」實際上只對鞏固己方陣營及部份傾向保守派的遊離選民有效,並不能真的吸納到對手的支持者轉投特朗普。其關鍵就在於特朗普早已非「政治素人」,且形象十分鮮明、爭議性極高,對於大部份已對他有既定印象和好惡的人來說,遇刺一事其實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他們對特朗普的看法。
對民主黨支持者,或是傾向自由派的遊離選民而言,特朗普由2016年當選至今八年間的「豐功偉績」可謂歷歷在目。其在任內大肆安插家人出任公職、不斷被爆出破壞程序或濫權的醜聞、因處理警暴及種族矛盾不當而引發全國大規模示威、在疫情期間屢次與美國疾控中心的衛生專家對着幹,甚至作出建議國民注射消毒劑的反科學言論等等;更不用提的是2020年敗選後他堅拒認輸、不斷散播大選造假等早已被各級法院證為不實的言論,最終釀成2021年1月6日、企圖否定民主選舉結果的國會暴動,以及卸任後在俄烏戰爭中的親俄取態。這一系列往績,自由派的支持者們並沒有忘記,對特朗普的形象只有厭惡,又怎可能單憑一張「硬漢」照片而改變?
綜合特朗普遇刺前後至今的各項民調可見,特朗普遇刺後的支持度的確有些微提升,然而也只是由平均領先拜登兩個百分點上升為約三個百分點,幅度並不算高。這反映了其實遇刺事件對吸票幫助有限,而且有可能只是短期內的印象加分,一旦過了段日子,事件熱度下降,這些新增的支持會否繼續保持仍是未知之數。且目前距離大選仍有三個多月時間,中間還會發生很多影響選民抉擇的事情,因此特朗普遇刺雖然增加了其聲勢,要說他必定勝選則仍言之尚早。
其中一件足以改變選民抉擇的事情,自然是拜登退選了。雖然拜登早在四年前已被質疑年邁而不適合出任總統,但他一開始仍堅持競逐連任,直至6月底在電視辯論上的災難表現,使民主黨內部要求換人的呼聲急增。而特朗普因遇刺聲勢增加,更是刺激了民主黨的危機感,最終促使拜登退選,而副總統賀錦麗則極有可能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。
雖然拜登退選僅三天,目前仍未有太多民調可作參考,但據一些初步數據反映,賀錦麗擊敗特朗普的可能性要比拜登高。其實,在此次大選中一直存在着一種觀點,認為有部份選民出於對拜登健康狀況的疑慮,而在拜登對特朗普這個對決中無法說服自己支持拜登,但若是民主黨換了一位較年輕的正常候選人,這部份選民是有可能歸隊支持民主黨的。
這個情況是否屬實,或許需要時間去驗證,但我們也可以從側面去觀察到一些端倪。在一些大選關鍵州,如賓夕法尼亞、亞利桑那、俄亥俄及威斯康辛,目前民調均顯示由特朗普領先拜登;然而這些州份將在11月同時舉行的參議員選舉,則全部由民主黨候選人顯著領先共和黨對手。這一奇怪的現象似乎印證了部份民主黨及中間選民「投不下」拜登的說法,而換人正是民主黨爭取這批選民歸隊的第一步。
當然,換上賀錦麗未必一定能助民主黨逆風翻盤。賀錦麗本人形象一般,過去四年雖無大過,但也沒有明顯功績,甚至可以說存在感比較低。大機率由賀錦麗補上,純粹只是因為現階段實在沒有時間再舉行黨內初選,而在沒有初選的情況下,由誰出選皆有認受性的問題,只有賀錦麗因為身為拜登副手,順位補上在認受性上說得過去,可以最快速度團結黨內、減低爭議,集中精力對付特朗普。然而賀錦麗本人欠缺魅力、能力也未夠突出,將是她說服選民的一大障礙。或許其副手人選,會是左右選情的另一關鍵。兩場「七月驚奇」雖然連候選人也改變了,卻未有令選情明朗化,距離大選還有三個多月,好戲也許才要剛剛開始。
棱角編輯部